雙 T 板是一種常用的預制構件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雙 T 板是一種常用的預制構件,常見的質量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外觀缺陷
表面裂縫:這是較為常見的問題。收縮裂縫一般是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,由于水分蒸發、體積收縮而產生的,通常比較細小,多呈網狀分布在雙 T 板表面;溫度裂縫則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的,例如在養護過程中,表面溫度下降快,內部溫度下降慢,產生溫度應力,當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出現裂縫;此外,結構受力不合理也可能導致裂縫,比如在吊裝、運輸或使用過程中,雙 T 板受到超出設計荷載的外力作用。
蜂窩麻面:蜂窩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狀的窟窿,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振搗不密實,空氣未完全排出,或者混凝土配合比不當,石子過多、砂漿過少等原因造成的。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現出許多小凹坑,可能是模板表面粗糙、未清理干凈、脫模劑涂刷不均勻等因素導致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,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損壞。
露筋:即鋼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,這可能是由于鋼筋綁扎不牢固,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位移;或者保護層厚度不夠,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觸及鋼筋,使鋼筋移位緊貼模板;也有可能是混凝土澆筑高度過大,石子在自重作用下下沉,導致鋼筋周圍的混凝土砂漿減少而露筋。
尺寸偏差
長度偏差:雙 T 板的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,可能是在模板制作過程中尺寸控制不準確,或者在混凝土澆筑和養護過程中,由于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,導致雙 T 板發生伸縮變形。
寬度偏差:寬度出現偏差會影響雙 T 板與其他構件的拼接和安裝,其原因可能與模板的安裝精度有關,如模板固定不牢固,在混凝土澆筑時發生位移;也可能是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,模板受到側向壓力而變形。
厚度偏差:雙 T 板的厚度不一致,可能會影響其承載能力和結構性能。這可能是由于模板支撐系統不穩定,在混凝土自重作用下發生沉降;或者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,未對厚度進行有效控制。
結構性能問題
承載能力不足:雙 T 板在使用過程中無法承受設計荷載,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質量不合格,如水泥強度不足、鋼筋的力學性能不達標;或者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,導致混凝土強度不夠;也有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,預應力施加不足或超張拉,影響了雙 T 板的結構性能。
抗裂性能差:正常使用情況下,雙 T 板出現較多裂縫,可能是預應力損失過大,使得混凝土不能有效地抵抗拉應力;或者是在設計階段,對結構的受力分析不準確,導致配筋不合理。
耐久性問題:雙 T 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碳化、鋼筋銹蝕等耐久性問題。混凝土碳化會使混凝土的堿性降低,導致鋼筋失去堿性保護,從而發生銹蝕,銹蝕后的鋼筋體積膨脹,會進一步破壞混凝土結構。這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的密實性不夠,外界的二氧化碳、水分等有害介質容易侵入;或者是在生產過程中,使用了含堿量較高的水泥或外加劑,引發堿 - 骨料反應,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。